慈濟~最好的教育時機 清平的心靈生活 經濟持續低迷,失業率節節上升,對生長在台灣經濟發展高峰期的「六、七年級生」而言,這波經濟低潮可能是人生第一次面對的重大挫折,難免對前途充滿無力感。然而,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中,找到精神的支持力量。在物質條件艱困的時代,人們依循人類求生存的本能,也能過刻苦克難的生活,把吃苦當作吃補,從而磨練出質樸堅毅的生命力。我們上了年紀的父母、祖父母輩,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。佛教界許多大師如印順導師、本月初圓寂的聖嚴法師,以及證嚴上人,也都是在那憂患的年代發心立願,篳路藍縷開創弘法利生的菩薩志業。回顧這些長者與典範人物的生命歷程,就不難理解何以古人會說「多難興邦,殷憂啟聖」了。相較於經濟大蕭條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時期的困頓環境,米糧和民生用品施行配給;如今儘管景氣不佳,我們生活條件仍優渥舒適許多,因此實毋須過度悲觀,當虛心向前人的質樸堅毅精神看齊,以信心、毅力、勇氣迎接挑戰。證嚴上人也勉勵我們,困境是最好的教育時機。在全球陷入經濟恐慌之際,應引導大眾腳踏實地,勤儉、惜福、守本分機車借款,同時進一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這是慈濟的「竹筒歲月」精神,四十三年前,三十位家庭主婦每人每天節省五毛菜錢,不只締造出慈濟志業,也樹立代代傳承的榜樣。不景氣雖然造成 募款困難,慈濟志工卻 願意付出更多資源、心力,去幫助日益增加的弱勢者。從偏遠鄉鎮到大城市的小角落,不只提供應急的善款與物資,更重要的是傳播愛與關懷。許多照顧戶甚至因感恩而回捐善款,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。由此可知,貧窮或富足、悲苦或喜樂,往往只是一念之間。經濟衰退的警訊,其實是我們自我教育回歸清淨本性、豐富心靈生活的良機。與其擔憂算計還有多少財產,不如用心經營安貧樂道的情操,如此不論身處任何境遇,都能自在輕安。再艱困的時代,終將成為歷史。不待寒冬過去,只要有心有力,人與人間的互助互愛就如春風,滋養照拂有情有希望的人生。 清平的心靈生活佛陀傳記中,有一段極具啟發性的故事。相傳悉達多太子為悟得正法,捨棄宮廷奢華享樂的生活,轉而隱居山林,每日僅食一麻一麥,以極度刻苦的方式修行。過程中,他深感物欲熾盛、縱情聲色固然不利修持,但違反生室內裝潢理、傷害軀體的苦行,同樣無益於證悟;唯有捨棄苦樂兩邊的極端,過「中道」的生活,方能悟道解脫。有此體悟後,悉達多結束苦行走出樹林,想到附近的尼連禪河洗淨塵垢,卻因饑餓過度不支倒地。幸好一旁的牧羊女供給羊乳,虛弱的悉達多才恢復體力,跋涉到對岸伽耶山的菩提樹下端坐修行,終於在七日後開悟正法,成為宇宙大覺者——佛陀。佛陀成道的故事,說明了唯有不苦不樂、兼顧身心平衡,才能成就法身慧命;過度刻苦與過度享樂,都會是生命覺悟的障礙。現代人的危機在於過度享樂。近來全球遭逢金融危機,經濟普遍不景氣,大多數國人已經自發性的節衣縮食,開始克制享樂的欲望,甚至可能因生活條件大不如前而發愁。然而我們亦可如是善解:經濟發展停滯,消費需求減少,生產開發趨緩,正是減少碳排放,讓地球喘息的大好良機。人們在不得不節制消費的情況下,正可開拓歸於「中道」的心靈生活。如證嚴上人提出「清平致福」的主張,鼓勵人人在生活上做到 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,少一點奢侈、多一些平淡,寡欲自然輕安自在。在國際賑災行動中,慈濟志工深入貧窮國度,經常看到「月點燈、風掃地」的簡陋房屋貸款居所,然而居住在其中的人們,卻有著燦爛笑容。貧者的怡然自得,反映出快樂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只要知足就能常樂,就能免除「有一缺九」的求不得苦,而且還有餘力布施行善。許多接受慈濟幫助的人,雖然家中清貧,但也熱誠響應「竹筒歲月」精神,捐錢的數目雖小,但難捨能捨令人感佩。又如環保志工即使面臨賣一車資源還不如花掉的油錢,依舊以草根人情,繼續用行動來守護大地,這些都是「心富」超越「財富」的具體展現。「心安茅屋穩,性定菜根香」,在滿足生存基本需要的原則下消費,不縱欲浪費,既有益身體健康,又能達到心靈的清明平和。值此全球不景氣,人心隨著各種經濟指數動盪的時刻,如何擁有清平的心靈生活顯得更迫切重要了。  慈濟月刊 延續閱讀:【證嚴法師歲末祝福】回歸根本 清平致福 【靜思小語】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,不要輕視自己, 只要有心,沒有辦不到的事。 負債整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13djcb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